7月13日記者獲悉,濟鋼提出在濟南建設濟南市東部地區“集中供熱、污水處理、廢舊塑料消納”三大中心,充分發揮鋼鐵工藝流程“綠色產品制造、清潔能源轉換、廢棄代謝物再生”三大功能,深度開發服務城市功能,實現集中供熱、節水保泉、節能減排,努力將三大中心建設成濟南市最大的節能減排項目。
濟鋼提出“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到“十二五”末,噸鋼能耗達到560千克標煤;噸鋼耗新水3立方米;發電自給率實現80%;能源利用實現6個“零”(地下水零提取、廢水零排放、煤氣零放散、蒸汽零放散、氧氣零放散、氮氣零放散);以2010年為基準,單位產品二氧化碳排放量削減20%;單位產品煙粉塵排放削減20%;單位產品二氧化硫排放削減50%;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100%。
濟鋼能源環保部部長李健民表示,充分挖掘鋼鐵企業現有的余熱資源,可改變傳統的城市供熱模式,由“煤-電-熱”變為“煤-鋼-電-熱”,實現資源、能源的梯級利用。通過融合國內最先進大溫差供熱技術、汽機低真空技術、熱泵技術等,濟鋼創新供熱模式,供熱能力較常規蒸汽供熱提高130%,管網輸送能力提高80%,管網投資降低30%,供熱能耗降低40%。項目全部實施后,可為濟南東部供熱3000萬平方米,余熱量折標煤45萬噸/年,年減排二氧化碳可達112.5萬噸,二氧化硫減排1.98萬噸。
濟鋼有關負責人建議,我市可在濟鋼建設城市污水處理廠,收集并處理東部地區的城市污水,回用于生產系統替代新水,進一步優化濟鋼用水結構,實現地下水零提取,達到“節水保泉”的目的。項目實施后,濟鋼生產用水結構將以城市污水處理后的中水為主、黃河水為輔,實現地下水零提取。年可處理城市污水3000萬立方米,節約地下水1500萬立方米。
濟鋼有關負責人表示,消滅白色污染,節約煤炭資源,將冶金行業變成“綠色行業”,主要包括兩種方法:焦化工藝處理廢塑料以及高爐噴吹廢塑料。通過這兩種模式均可有效處理廢舊塑料,按配加4%計算,年可處理廢塑料20萬噸。1噸廢塑料相當于1.2噸標煤,節能24萬噸標煤,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