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隨著環境污染、核輻射、食品安全等嚴重影響全民健康的事件接連不斷的爆發,“綠化”這個詞逐漸擺脫了原有概念的束縛,被人們賦予了新的意義。隨著信息社會的不斷高速發展,“綠化”已經不再僅僅掛在城市規劃設計師的口中,而開始輻射到衣食住行等各個領域。山東太陽能企業力諾瑞特建筑一體化與“綠化”保障房的推行,為我們提出了城市“建筑綠化”的精彩課題,綠化在城市建筑中慢慢衍生,并有望成為城市房產的主導因素。
艱難前行的商品房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
其實,與“建筑綠化”相輔相成的“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理念早在幾年前就已經被力諾瑞特率先提出,然而在推廣過程中卻遇到了來自房地廠開發商和物業公司等多方面的重重阻力。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近幾年城市房地產價格的飛速上揚導致了房地產開發商在整個建筑市場鏈條中占據了絕對強勢的地位,使得像太陽能這樣的周邊產業很難與其在“建筑一體化”問題的溝通上獲得平等地位。從而使得開發商在社區形象、內部管理、物業管理、建筑結構上把與建筑相關的周邊產業甩得越來越遠。
在這樣的不利背景下,力諾瑞特并沒有放棄繼續推廣“太陽能建筑一體化”的夢想,通過幾年來的不懈努力,力諾瑞特通過加強與政府和建筑設計院的交流與合作,提出了太陽能與建筑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同步管理的“四個同步”理念,在全國范圍內構筑了一系列諸如濟南中建文化城項目、海南三亞國光毫生度假酒店工程、秦皇島“在水一方”住宅小區等一系列“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標桿工程,并在工程推廣實踐的基礎上,國內首家出臺《太陽能熱水系統建筑一體化設計與應用》標準圖集,為整個行業“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的發展指明了新的出路。
保障房綠化讓低收入人群“住有所享”
今年年初,中央政府宣布為了應對目前房價回落速度過慢的情況,決定將之前制定的580萬套保障性住房規劃建設指標提升至1000萬套,以緩解目前大中城市房源緊缺的情況。然而,根據以往保障性住房建設情況來看,這在一定程度上固然能夠緩解城市人口的住房剛性需求,但由于保障住房本身在設計及選址上的固有弊病,導致了其“高能耗”的弊端被凸顯出來。如何讓這些低收入人群在享受政府惠房政策的同時也能感受到低碳節能性建筑所帶來的益處,成為了近期建筑行業領域的熱門話題。
而近期力諾瑞特閃亮推出的“陽光保障房計劃”使得這一難題變得迎刃而解,公司總經理申文明向記者們介紹:此次“陽光保障房計劃”的目標旨在全國范圍內以數十個大中型城市為重點地域建成10萬套以上綠色保障性住房,用以解決目前全國保障性住房所普遍存在的“低質量、高耗能”問題。整個計劃將以力諾瑞特傲視行業的“太陽能建筑一體化”技術為立腳點,把太陽能產品全面有機的與保障房結合,這一舉措勢必徹底改變以往保障性住房在老百姓心目中“質次價廉”“高能耗”的傳統印象,取而代之以“保質保價”、“綠色低碳”的全新面貌。
讓建筑綠化成為城市房產的主導因素
隨著近期全球能源危機的不斷加劇,對于不可再生能源的節約越來越為各國政府所重視,而將“建筑綠化”這一概念引入到普通商品住房中來勢必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
在近期舉行的第6屆國際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大會暨新技術與產品博覽會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的一番發言應證了這樣一種趨勢:“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上的應用是我國建筑節能潛力最大的6大領域之一,正如美國綠色建筑委員會主席費德瑞茲所說,中國是世界上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推廣量最大的國家。政府要力推公共建筑走在建筑業前面,盡快規范要求公共建筑要大比例使用可再生能源及其他低價能源,特別是要大力開發和利用太陽能。”
據力諾瑞特相關負責人透露:“過去幾年中由于政府政策導向不明顯、開發商不積極配合等原因,我國房地產業在住房低碳節能功能性推進上同樣比較緩慢。而根據最新權威機構數據推算顯示,在“十二五”期間這短短的五年中,如果政府、開發商提供的各類住房中能有八成采用“太陽能建筑一體化”技術,那么每年可節省一百二十億元左右的電費支出,這樣一筆結余會以利潤再分配的形式在房屋業主、房地產和政府之間進行分配,在如此巨額利潤的支配下,相信那些房地產開發商將會放低姿態,真正考慮在商品房項目中融入&LSquo;建筑綠化’這一概念,從而真正實現建筑低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