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5日,第九次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在中國廈門舉行,會議主題是“深化金磚伙伴關系,開辟更加光明未來”。作為領導人會晤的環境合作成果支撐,第三次金磚國家環境部長會議已于2017年6月23日在中國天津召開。會議以推動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為核心議題,推動金磚國家在全球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對話,立足發展中國家,致力于打造南南合作網絡,為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做出了重要貢獻。
金磚國家更加關注包容性與可持續發展目標問題
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每年舉行一次,討論的核心議題正逐漸從應對金融安全轉移到全球與區域安全、外交與可持續發展等更加廣闊的領域。轉變增長方式是金磚五國后危機時代能否有效應對各種挑戰和實現持續發展的重要問題。為此,金磚國家在區域與多邊合作中,正在逐步發生轉變,更加關注包容性與可持續發展目標。具體轉變的特征分析如下:
著力推動合作向提高資源利用率、推進低碳經濟轉變。金磚國家正積極推動各自國內降低單位產出的能耗和資源消耗;同時,加快低碳技術研發、示范和產業化,培育以低碳排放為特征的工業、建筑和交通體系,強化工農業、建筑、交通、居民生活等綜合節能,增加森林碳匯,全面增強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加快建立低碳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在上述領域,金磚國家正在積極嘗試對話與合作共贏。
著力推動合作向可持續與綠色發展對話轉變。通過近年的宣言內容可看出,金磚國家已逐步認識到經濟增長效率的提高歸根到底都依賴或取決于科技進步,而綠色轉型、包容性與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又在于降低環境成本、資源和勞動力等要素的貢獻率。提高環境技術與環境管理的貢獻率是轉變增長方式、實現綠色轉型的關鍵。
著力推動合作向全球與區域議題對話轉變。不斷推進綠色經濟與綠色發展、生物多樣性、氣候變化等區域與全球問題的對話與合作,已成為金磚國家的共識,更是每次領導人會晤的主要議題之一。
金磚國家環境合作成為生態文明建設成果展示平臺
金磚國家環境合作是金磚國家開啟第二個“金色十年”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金磚國家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板塊。金磚國家環境合作秉持著“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金磚精神,高度關注與其他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內在聯系,通過建設性對話推動全球環境治理體系朝向更加公正、合理、平衡的方向行進。
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是全球性問題,全球與區域環境安全更是金磚國家環境合作的核心議題之一。今天的中國已經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作為理念引領,加快建立制度體系,結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形成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強環保督察,解決突出環境問題,落實生態文明建設責任,確保生態文明建設取得實效。在金磚合作框架下,通過積極宣傳與經驗分享,生態文明理念也逐漸反映到生態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和應對氣候變化多領域合作中,逐步成為金磚國家環境合作共識。這也將有助于后續金磚國家實現區域綠色發展對話與合作,更有助于以資源開發和制造業為主的金磚國家實現綠色轉型。
推動金磚國家環境合作的相關建議
金磚國家環境合作既注重加強與其他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協調交流,將金磚國家打造成為南南環境合作的最重要平臺,又重視憑借金磚國家聯系發達國家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的特殊優勢,在推動南北環境對話進程中發揮橋梁作用。后續合作具體建議如下:
第一,助力“一帶一路”建設,以區域政策對話為合作主導,以雙邊戰略合作為有益補充。金磚國家成員國俄羅斯、印度、南非也是我國構建“一帶一路”建設體系的核心國家,建議金磚國家環境合作助力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形成區域與雙邊合作相互補充。即在區域環境合作中加強政策對話,增進相互理解;在雙邊環境合作中推動具體項目合作,并將合作經驗介紹到金磚環境政策對話平臺中,促進經驗分享。
第二,重點開展金磚國家環境友好型城市政策對話與合作。從巴西的巴西利亞、俄羅斯的莫斯科,到印度的德里、中國的北京,金磚國家大城市都面臨著大氣、水、廢物處理等諸多大型城市環境問題,第三次金磚國家環境部長會議將通過“金磚國家環境可持續城市伙伴關系”倡議,后續將促進金磚國家的大型城市間環境對話,重點在城市環境規劃、城市環境治理等問題開展對話與合作。
第三,推動金磚國家能力建設合作,搭建環境產業與技術交流平臺。結合金磚國家經貿特點,重點在產業開發、技術交流方面開展金磚國家環境合作實踐。
第四,實現合作模式和領域多樣化,探索三方合作模式。在金磚國家合作中,探索三方合作模式,特別是結合金磚國家面臨的環境問題與區域挑戰,重點在氣候變化與生物多樣性保護、污染減排與綠色技術創新等領域推動金磚國家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亞洲開發銀行、非洲開發銀行、泛美開發銀行以及其他國際組織的對話與合作。
責任編輯:陸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