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國家環保部華東督察中心、江蘇省環保廳等部門有關人員到建湖里下河物流中心視察 “岸電上船”項目并給予肯定。
岸電上船是指船舶停靠碼頭期間停用船舶自身燃油發電系統,改用陸地電源的一種電力供應系統,該技術是國家交通部門重點推介的一項節能減排技術,大體可分為岸上供電系統、電纜連接設備和船舶受電系統3個部分,能夠極大地降低船舶排放,減少港口碼頭大氣污染。
里下河港口是國家二類水運口岸,岸線全長2500米,擁有17個500噸級泊位、3個可停靠500~1000噸級船舶集裝箱泊位。2015年以來,江蘇建湖縣供電公司根據建湖地域特點,大力實施內河小容量岸電建設工程,積極向政府部門、用電客戶和船民宣傳岸電上船建設的意義和使用后的經濟效益,并積極為有意愿的客戶提供優質服務。同年4月,在里下河港口建成投運小容量岸電系統4套,可同時供8個泊位使用,設備容量64千瓦,目前累計使用電量2.5萬千瓦時,全年預計壓降油料消耗41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碳130噸、二氧化硫3.3噸、氮氧化合物3.7噸。
“原來我們船上用柴油機發電,功率小,只能照明用,電飯鍋、微波爐、空調等大功率電器一樣用不起來,現在接到岸電用,空調冰箱都能用,更重要的是電價又不貴,還可以省下不少的柴油錢呢!”2月24日,在里下河港口,靠船舶跑運輸十幾年的船民黃建國高興地說。據悉,建湖供電公司目前已在黃海水泥、建港溝船舶集中停靠點等地分別建設了37套岸電箱,以點帶面,在沿河各碼頭有序推進岸電系統建設,助力節能減排。
責任編輯:李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