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由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EMCA)主辦,以“節能服務新時代,綠水青山中國夢”為主題的“2017-2018節能服務產業年度峰會”在北京舉行。
國家發改委資源節約與環境保護司司長任樹本,國家發改委應對氣候變化司副司長蔣兆理,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副司長王燕,住建部建筑節能與科技司副司長倪江波,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公共機構節能管理司副司長洪波等為大會致辭,并結合當下相關政策和各領域節能服務市場、未來發展前景發表了重要講話。
國家發改委資源節約與環境保護司司長任樹本
今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這次峰會的召開對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將發揮積極作用。
任司長從“學習新思想、認清新目標、把握新政策、實現新作為、邁上新臺階”五個方面闡述了節能工作要從生態文明的角度,把握大勢、狠抓機遇、順勢而為,推動節能服務產業不斷繁榮壯大,為實現美麗中國目標發揮重要作用。
他希望節能服務企業要深刻的學習、理解把握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的重要思想,深刻理解把握“兩山論”;認真把握生態文明的最新進展,及時學習了解掌握新的政策,從政策中尋找發展的新機遇;主動把企業的目標與國家的生態文明目標結合起來;積極服務國家戰略,找準自身定位,走規模化復合型的發展之路,從而不斷開創新局面,實現自身快速發展。
同時,他肯定了中國節能協會節能產業服務委員會(EMCA)在政府決策中提供了很好的參考作用,并期望EMCA能夠開拓創新,將協會打造成為“節能政策宣講平臺、節能產品技術推廣平臺、企業發展推進平臺、國際交流合作平臺、生態文明宣傳平臺”,開啟新時代新征程。
國家發改委應對氣候變化司副司長蔣兆理
氣候變化是全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事關全人類的共同福祉和永續發展。《巴黎協定》具有里程碑的意義,為全球向綠色低碳發展和氣候適應型社會轉型規劃為路徑,并超過了各方預期。顯示出綠色低碳發展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我國在應對氣候變化上的立場是非常明確的,且將繼續履行承諾,努力走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之路。
蔣司長提出,近十余年來,我國的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不斷的優化,資源能源消耗不斷下降,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不斷提高,經濟發展建設不斷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與改善環境質量的效果不斷增強。不僅沒有阻礙經濟發展,還實現了經濟社會和保護環境、應對氣候變化的多贏。
他指出,“十三五”應對氣候變化的約束性指標已經確立,將繼續采取節能提高能效、發展可再生能源、增加森林碳匯、建立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推進氣候變化立法等一系列有力的政策和行動,確保2030年自主貢獻的目能夠得以實現。
他對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EMCA)自成立以來為推動資源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發揮突出作用表示了肯定。并提出,未來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將成為新使命、新機遇和新動能,讓我們共同堅定不移的應對氣候變化,采取各項政策和行動,不斷深化為大家的務實合作,為深化十九大報告提出的目標和任務作出應有的貢獻。
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副司長王燕
2018年,是我國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十三五”規劃的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峰會的舉辦對于進一步推動節能服務產業健康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王司長就推進工業綠色發展與大家進行了交流。
一是大力推進工業綠色發展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具體體現。新思想引領新時代,新目標開辟新征程。黨的十九大的召開,為我國新時代工業綠色發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國整體上已經進入工業化中后期。預計,2017年能源消費總量44億噸標準煤,工業能耗占國內能源消耗的比重超過60%。我國二氧化碳排放量占世界排放總量比例較高,工業應對氣候變化壓力十分巨大。我們必須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堅決摒棄損害甚至破壞生態環境的發展模式,堅決摒棄以犧牲生態環境換取一時一地的經濟增長,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補齊綠色發展之短板,為美好生活,美麗中國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二是加快實施綠色制造工程,是推進工業綠色轉型的戰略任務。“十三五”期間,工信部將堅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新發展理念,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力解決工業綠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把推進工業綠色發展作為落實制造強國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的硬任務。2017年,工信部為推動實現工業綠色發展的各項細化目標,加快形成全面推行綠色制造的工作格局,開展了一系列的工作。
三是加快節能服務產業發展,是全面推行綠色制造的內在要求。多年來,為推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完善工業節能市場化機制,工信部開展了多項舉措。下一步,工信部將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持續推動節能服務產業的發展。主要包括:引導節能服務公司著力解決工業行業重點領域、重點區域、重點企業推進節能中的關鍵問題,集中資源,打破困擾工業節能的瓶頸;推動節能服務公司大膽創新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積極運用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以兩化推動融合深度發展;推動共建公共平臺和有效機制,引導和推進工業企業與節能服務企業的交流,加強專家、技術人員與用戶間的互動,進一步凝聚合力;宣傳推廣典型案例和具有榜樣作用的工業企業和節能服務企業,總結項目經驗和先進做法,在全國范圍內引領發展,引領發揮示范作用。
她強調,工業節能與綠色發展工作需要全社會的支持與參與,希望通過此次峰會持續擴大節能服務產業的影響力,推動各領域節能降耗,為實現工業綠色發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制造強國建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住建部建筑節能與科技司副司長倪江波
黨的十九大提出了要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發展綠色金融,不斷壯大節能環保產業。“十一五”、“十二五”時期,我國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事業取得重大進展。建筑節能標準不斷提高,綠色建筑呈現跨越式發展態勢;建筑節能改造在重點城市及學校、醫院等領域穩步推進;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規模進一步擴大。
進入“十三五”,隨著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對培育和完善市場機制的需求也日益迫切。特別是在公共建筑領域,節能服務市場呈現出了快速發展的態勢。2011年起,我部共批復了兩批共11個公共建筑節能改造重點城市。截止目前已實施節能改造任務面積4864萬平方米,帶動全國實施改造面積1.11億平方米。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公共建筑節能改造中被廣泛應用。其中,上海市采用差別化補貼政策;重慶市建立了實施建筑領域節能服務企業備案管理制度;深圳市目前已形成了數億元節能服務產業鏈。
2017年,為進一步強化公共節能建筑改造,充分調動市場力量,住建部會同銀監會發布了相關通知,積極鼓勵地方政府完善節能改造市場機制,全面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為公共建筑業主提供節能咨詢、診斷、設計、融資、改造、運行托管等全過程服務。在實踐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如建筑能耗數據未能充分的利用;相關的標準定額和評價標準亟待完善;節能服務企業的服務水平也參差不齊;相關約束機制不健全等。未來,將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牢固樹立和貫徹新發展理念,多方面切實提升節能服務產業化水平。
一是建立推動財政、金融、稅收擔保政策相結合的綜合政策體系,形成有關部門聯動的工作機制。二是大力培育市場機制,鼓勵采用電力需求側管理,能源費用托管等模式,逐步建立完善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節能綠色企業管理制度。三是推動綠色金融發展,加快信貸、債券、保險、基金等綠色金融工作在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領域的創新與融合,引導社會基金積極參與。四是完善標準體制,推動落后地區的節能服務產業的發展。
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公共機構節能管理司副司長洪波
黨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生態文明建設、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節約資源是保護環境的根本國策,要大力集約利用資源,推動資源利用方式根本的轉變,加強全過程的節約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的消耗強度,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促進生產流通消費過程的減量化、再利用和資源化。黨的十九大報告和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為節能工作的開展指明了前進方向,也提供了重要遵循。
公共機構節能是全社會節能的重要領域之一。黨的十八大以來,各級機關事務管理部門認真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和部署,不斷健全公共機構節能組織管理,完善制度標準體系,強化監督考核,實施節能改造,各項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十二五”末,比較“十二五”起初之年,公共機構的能耗同比下降了12.85%,單位建筑能耗下降了10.17%,人均水耗下降了12.62%,應該說“十二五”期間全國公共機構圓滿完成了預定的目標。在“十二五”期間我們會同發改委、財政部在全國公共機構領域創建了2050家集約型公共機構的示范單位。
同時,黨的十九大提出,開展創建節約型機關綠色家庭、綠色學校、綠色社區和綠色出行行動等工作。隨著工作范圍的不斷拓展。前不久我們聯合相關部門在全國公共機構率先提出來關于在黨政機關等公共機構率先實施生活垃圾分類的通知要求。希望得到有關節能服務和節能領域的人士的關注。
2017年11月,在德國波恩召開的第二十三屆國際氣候變化大會上。我國公共機構節能領域的管理部門,代表我國政府在國際會議上唱響了中國政府領導下的中國公共機構在應對氣候變化上所做出的承諾,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接下來,公共機構節能工作將進一步深入,希望更多的節能服務公司、金融投資機構積極參與其中,助力公共機構節能。
一是在技術方面的支持,提供節能的咨詢、診斷、設計、改造等一條龍的服務。
二是基于資金方面的支持,提供綠色融資、貸款、抵押等綠色金融服務,也是本次大會的主題之一。
三是服務方面的支持,能夠提供能源效益分享型、節能量保證型、能源費用托管型、PPP等多種模式服務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