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次鎮江峰會上,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EMCA)和中國低碳聯盟于2017年4月14日上午共同舉行了“碳交易與碳資產管理論壇”。論壇由EMCA咨詢研究部部長王玨旻主持。碳交易是今年的熱門話題,2016年10月,國務院發布的《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中提出,要啟動全國的碳交易市場。中國的碳交易市場一經啟動,就將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碳交易市場,而由于70%的碳減排實際上是通過節能來實現的,所以節能服務公司這個群體,就將成為碳市場的重要參與方與推動方。
論壇現場
節能服務公司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有什么樣的機遇,它們如何乘勢參與到這場碳交易中去?帶著這樣的疑問,“碳交易與碳資產管理論壇”邀請到了碳交易行業中相關機構的專家和企業家共聚一堂,通過交流來厘清節能服務公司參與碳交易時的正確思路,為節能服務公司的深化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論壇上,首先發言的專家是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戰略規劃處主任劉強,他對“中國低碳發展政策方案”進行了全方位的介紹,將低碳領域頂層設計方案和國家戰略作了政策方向的分析。在他看來,在積極應對氣候和低碳發展成為全球共識的今天,中國的低碳發展不僅強調低碳,更應強調發展。進入“十三五”以后,中國低碳發展的重點任務就是要推動經濟社會低碳轉型,因此,不僅要主推重點行業和區域率先達到峰值,還應推動全國碳市場建設以及深化試點示范。在此之中,加強法律支撐、做好政策安排以及強化基礎建設就成為了政策支持與發展的重點。國家不僅要推動應對氣候變化立法,完善相關法律法規;要加強財政資金引導,推動低碳政策與能源、環境政策的統籌協調;還應加強溫室氣體排放統計核算和報告體系、科技和人才等基礎建設。
中誠碳資產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巖,為大家帶來的“碳市場節能服務的新機遇”發言非常具有建設性眼光。他認為,從“十三五”減排政策和碳減排市場的發展前景視角分析,節能服務公司在碳減排方面面臨著極大的發展機遇。中誠碳資產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在股東公司神霧節能股份有限公司和中鋼國際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支持下,具有強大的平臺和技術優勢,在激烈的市場的競爭中,通過打造低成本融資渠道、實現優秀節能技術市場推廣、低碳資訊與合同能源管理交叉展開等方式實現碳交易與節能服務公司的雙贏。
北京環境交易所總裁助理呂芳針對“碳金融實踐與綠色金融創新”的主題展開分享。北京環境交易所作為國內最具影響力的環境權益交易平臺,一直致力與用市場化機制和金融的手段推進節能減排、保護生態環境、應對氣候變化等項目開展。她從碳市場建設、碳金融市場發展的狀況,分析了碳金融實踐與綠色金融創新的必要性與可能性。又通過典型交易案例、產品的分析,與大家交流了在碳金融市場和綠色金融創新的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案,為碳減排的落地提供了有效的實踐。
北京中創碳投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郭偉帶來了關于碳交易關鍵問題的解析。郭偉主要從MRV——碳市場的基石、配額制——碳市場的帽子、探價格——碳市場的信號等三個方面去闡釋關于碳交易關鍵問題的分析。在他看來,碳市場的運行基礎是準確數據的建立,核算(M)、報告(R)、核查(V)是確保數據質量的基石;碳配額必須確保公開、公平,配額的好壞會影響市場運行額效果;碳價格及其變化情況,是反映碳市場是否健康運行的重要信號。他總結,全國碳市場的建設與發展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承載過度的期望,必須分階段逐步完善。
中國低碳聯盟副秘書長張揚在會了進行了題為“節能執法體系及對碳執法的借鑒”的課題成果發布。碳市場如果想真正落實,必須要有相應的執法體系做支撐。中國低碳聯盟與EMCA共同針對碳執法體系的相關問題作了專題研究。該專題研究成果從研究目標、技術路線、研究內容以及結論和建議等四個方面在論壇中展開發布。張揚表示,節能執法對碳執法的啟示巨大,所以要想更好的實現碳執法,必須有法可依,有相應的執法隊伍,也要有相應的制度和方法。除了明確執法政策法規體系的制定,還應充分明確碳執法主管部門,建立執法隊伍,研究制定碳執法的相關制度。
最后,中碳能投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鄧茂芝在會上作了題為“企業碳資產管理策略與實踐分享”的壓軸發言。本次分享,他特地針對國內外低碳發展形勢,為企業碳交易與碳資產管理提供有益的建議。他認為,企業碳管理的有效工作,需要對自身展開盤查,加強MRV管理,全面準確掌握排放數據,摸清企業“碳家底”;要積極參與碳交易,加強碳資產管理,實現碳資產保值增值;積極探索碳金融;開展減排行動,創造減排價值;積極應用減排技術,抓好碳減排的管控核心。
會議最后由EMCA副主任孫曉亮作會議總結,他對各位碳減排的專家和企業負責人的精彩分享表示由衷的感謝,也希望通過此次論壇,能夠為更多的碳減排企業的發展提供實用的建議和經驗,EMCA也會利用行業的平臺,為各位企業提供更為優質和高效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