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目前環境下適合推動更多大中型節能服務項目實際落地的融資模式?如何做到適當分擔風險?如何借鑒美國的綠色融資經驗?如何帶動金融機構深度介入產業?如何撬動更多的社會資本?在11月9日上午北京舉行的“節能服務產業融資瓶頸與創新對策研究項目”結題會上找到了答案。
“節能服務產業融資瓶頸與創新對策研究項目”由能源基金會支持,旨在探究融資創新方向協助節能服務公司加強自身融資造血功能,推動各類金融機構介入節能減排工作,為各領域不同梯隊的節能服務公司提供資金支持,并探索節能服務產業專項基金運作的可能性。
“節能服務產業融資瓶頸與創新對策研究項目”結題會現場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戴彥德所長、能源基金會何平主任、EMCA趙明副主任秘書長、中國能源研究會能效評估專業委員會焦健主任、能源基金會桑晶以及浦發銀行、北京銀行、華夏銀行、中國投融資擔保公司、北京國資融資租賃公司、青域基金等相關機構代表出席了本次會議。項目課題組從股權、債權,規模、項目領域等不同層面與維度詳細梳理了中國節能服務公司現下面臨的主要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和障礙,在分析比較美國9種現行綠色融資模式基礎上,結合我國實際問題與情況提出了適合我國目前產業環境下的融資創新方向——夾層并購基金模式,完成了《中國節能服務產業融資瓶頸與創新對策研究報告》及《節能服務產業夾層基金概念書》,并在浦發銀行、國資租賃、青域基金等機構的支持下,聯合編寫了《中國節能服務公司融資手冊》。
針對能效產業成立夾層基金,不僅可以將產業平臺與金融資本有效結合,整合多種資源形成綜合支持能力,為產業提高資金周轉率、增加資金供給數,提供一體化金融解決方案,還有利于整合產業內各細分領域優勢企業的產業化核心優勢,形成協同發展效應,以靈活高效的投資組合工具助推企業做大規模、做高凈利,實現快速成長。還可為中小企業實現即不需引入外資稀釋股份又可以爭取到更多銀行貸款等資金的魚和熊掌兼得模式。
與會領導和金融機構代表對于夾層這種模式創新給予了肯定,并對今后如何落地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期待不久的將來,本項目的研究成果可以真正升華成為力推節能服務產業持續發展的金融力量。
責任編輯:付鵬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