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由中節聯盟(北京)咨詢有限公司主辦、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EMCA)支持的“第三期節能量評估師崗位能力”培訓進入了“實踐課”。
經過3天的細致的理論學習后,在重慶中電節能技術服務公司(以下簡稱“中電節能”)的大力配合下,6月4日,參加第三期節能量評估師培訓的部分學員歷經2個多小時的車程抵達重慶天泰鋁業永川發電公司(以下簡稱“永川電廠”),參觀學習了由中電節能實施的煙氣余熱回收項目。中電節能項目經理張志良做了全程講解。
據悉,我國大型電站鍋爐目前設計效率約為93%,而在實際運行中,鍋爐排煙溫度往往高于設計值5-10℃,從而使鍋爐效率降低0.3-0.5%,中小機組實際排煙溫度可能高于設計值20℃以上,嚴重影響鍋爐效率。為了降低排煙溫度,提高鍋爐效率,我國鍋爐絕大部是通過低溫省煤器系統降低排煙溫度回收煙氣余熱。雖低溫省煤器系統具有一定節能效果,但能量利用率很低。
首先,張志良對永川電廠規模為兩臺135MW循環流化床燃煤機組的基本情況進行了介紹,并針對機組排煙溫度高、熱風溫度不足、排渣和飛灰含碳量較高等情況,中電節能對兩臺機組進行了節能改造。
其中,#1機組煙氣余熱回收項目從2013年1月開始初可研,5月獲得中電投集團公司立項,11月改造完成并開始試運行。該項目是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運行,投資1180萬元,經過第三方測試,加裝煙氣余熱回收系統后,鍋爐效率提高2.05%,年可節約標煤7059噸,獲得國家節能補貼250萬元,并成為了煙氣余熱利用的典型節能項目。
另外,中電節能在2014年11月完成了永川電廠#2機組MGAH系統改造。據介紹,#2機組以#1機組為基礎,同時根據#1機組設計和運行經驗,進行了流場模擬、加強了防磨措施并完善了控制檢測系統等方面優化。#2機組改造投資980萬元,經過第三方測試,改造后,鍋爐效率提高2.12%,機組供電煤耗降低7.88g/kWh,目前,正在申請國家節能補貼。
接著,學員們參觀了永川電廠煙氣余熱利用項目中控臺,張志良對煙氣余熱回收系統的各個環節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并認真回答了學員們提出的關于兩個機組在節能量計量方面的問題。學員們紛紛表示,理論加實踐的培訓,使知識鏈更加穩固,希望有更多現場考察學習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