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輪產能過剩涉及行業廣、持續時間長、影響程度深、化解難度大,必須同時用好政府和市場‘兩只手’,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多措并舉打好去產能攻堅戰。”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閆冰竹委員說。
閆冰竹建議,進一步化解過剩產能,政府要完善配套政策措施。產業政策方面,應加強行業規范管理,適時發布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產能利用、市場供需等相關信息;財稅支持政策方面,要繼續加大支持力度,地方財政可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安排專項資金予以支持;價格政策方面,深化資源型產品價格改革,對鋼鐵、水泥、電解鋁等高耗能行業,能耗、電耗、水耗達不到行業要求的產能,實施差別定價和懲罰性定價。
閆冰竹認為,推動去產能應加強市場引導,促進兼并重組。對扭虧無望的“僵尸企業”,可依法實施破產清算,讓其退出市場;對核心業務仍在健康發展,只是融資來源暫時枯竭的企業實施兼并重組。保障各市場主體公平參與特許經營,加快構建依據節能、節地、節水、環保、安全等多維度的市場準入與強制退出標準并予以立法,對未達到節能環保、安全生產等強制標準的企業,依法予以取締。